从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诞生的首个全运会吉祥物“阳阳”,到历届形态各异的萌物形象,它们不仅是赛事的形象代言,更是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浓缩符号与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8月1日,从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诞生的首个吉祥物“阳阳”到历届形态各异的萌物形象一一空降广报中心了。当天,“全运年·看广州”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之“吉物映全运·湾区续华章”——体育吉祥物回归特展汇集历届全运会、奥运会及亚运会的经典吉祥物以及珍贵实物展品,触动了不少观众的体育集体记忆。
“看我觉得今年全运会的两个公仔特别好玩,更贴合现在视觉景观上的这种标准吧。也看了一下这边邮政推出来的一些纪念品,感觉也体现了广州这个城市的一些发展规划。现在还有一些文创的产品,比如冰箱贴之类的,感觉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有一些创新。”参观展览的市民黄先生说。他还表示,希望全运会赶紧办起来,期望全运会可以促进广州、大湾区,包括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
体育吉祥物不仅是赛事的形象代言,更是体育事业发展历程的浓缩符号与无数人的青春回忆。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分为“全运之路·华夏同心”“五环印记·寰宇和鸣”“回眸全运·精神永续”“焕新赋能·万象新潮”等四个核心篇章,集中展示历届全运会、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相关内容,并创新融入科技互动展示等内容。
据悉,“全运之路·华夏同心” 展出了近十届的吉祥物,从首个吉祥物“阳阳”到粤港澳三地共绘的“喜洋洋”“乐融融”,以时间线索系统呈现历届全运会吉祥物实体展品及赛事概况、珍贵图文资料。
“五环印记·寰宇和鸣”集中展示包括北京“双奥”在内的多届奥运会、亚运会经典吉祥物设计。“这里有一个小彩蛋。”展览讲解员杜女士介绍,第二个展区很多吉祥物都是由本报记者提供的。
“回眸全运·精神永续”通过史料与漫画、AI等创新表现形式聚焦体育精神的传承。既有历届运动会和邮票的结合,还设置了“方寸华彩 全运万象”AI吉祥物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麦克风询问AI体育相关知识。
“焕新赋能·万象新潮”则包括了AI摄影展与文创互动,展出了一些和广州本土相关的文创和艺术作品。AI摄影展创新性地引入了前沿的AI数字影像技术,通过算法将照片还原成动态视频,让凝固的历史“复活”。文创互动展区则展出了一批将绘画和滑板相结合的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块可以拼在一起组成凤冠图案的滑板,上面还画着紫荆花、荷花和木棉花,分别代表着香港、澳门和广州。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市民坦言,展览现场的一系列“展品”更是触发了自己的本土体育情结以及广州人的体育集体记忆。其中,来自寺右村的龙舟原型近距离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展现了广州体育与民俗的深度结合;与此同时,现场一系列体育记者与体育盛事的关联展品,更是让不少体育迷称“梦回当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丁雄、叶作林、苏赞 实习生:谢雨禾、姚佳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