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院两位耄耋教授用书法作品为武汉加油
发布时间: 2020-03-07
阅读量: 6720
来源:大洋网
广州美院1953年诞生于武汉,当时名为“中南美专”,1958年始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今天,广美的不少老教授,都对武汉怀有一种乡梓深情。因此,面对本次疫情,89岁的蔡克振先生和88岁的梁世雄先生,也持笔上阵,用饱蘸深情的书法作品,为武汉加油打气。

当年图画长江大桥,今日书写“英雄城市”

1953年中南美专在武汉成立时,梁世雄成为了绘画系首届学生。同班的还有容庚先生的女儿容璞,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伉俪相携至今。

在梁世雄和容璞的记忆里,九省通衢的武汉,的确是雄风浩荡。“中南美专位于武昌,步行10分钟黄鹤楼就到了。每天晚饭后同学们都会到黄鹤楼眺望一下长江,深刻感受到‘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魄。”梁世雄道。1954年,中南美专参加了武汉的防汛大会战,梁世雄还参与了关山月、黎雄才领衔集体创作的《战斗在张公堤上》,这件作品后来被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收藏。

1957年,梁世雄、容璞合作了《长江大桥合拢前夕》。这也是他们俩唯一的一张合作作品,去年梁世雄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这张作品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大家对武汉真的很有感情。”容璞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梁世雄一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关注武汉疫情的变化,每天都期待着多点好消息。“当年中南美专南迁到广州以后,我们还有几个同学留在武汉工作。疫情发生以后,我们也经常和他们通电话,听到他们情况都还可以,就放心多了。”

所以,现年88岁的梁世雄,虽然已经基本不再作画了,但他还是笔底千钧、力透纸背地写下了“英雄城市”几个大字,为武汉加油。

蔡克振

当年以美术鼓劲,今日用书法助威

关于中南美专,在蔡克振的记忆里,则是1954年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武汉防汛救灾的场景,尤为深刻。当时整个武汉城都动员起来,中南美专成立了青年防汛突击队,学校在张公堤上搭起了小棚子,筑起防浪堤,“师生们甚至跟着解放军站在洪水中,手挽着手保卫大武汉,这种情形我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当年配合防汛斗争,当时,蔡克振画了宣传画《你为防汛做了什么》和《鱼的对话》。这次,蔡克振也用两幅书法作品,来表达他对武汉的牵挂之情——“心系江汉,情满南山”“心力铸长剑,武汉斩疫魔”。尽管已年届89岁,但老人家一挥毫,铁笔铮铮,气势万千。

他表示,这段时间以来,他对当下的抗疫宣传画创作,一直都非常关注。“用艺术作品为武汉加油鼓劲,要严肃认真地去创作,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欢迎,才能真正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