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州又新一批博物馆、图书馆恢复开放,市民群众终于能再次在文化场馆内度过周末休闲时光。据悉,此次恢复开放的场馆包括位于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以及位于花城广场的广州图书馆。
开放首日,一同跟随南方+全媒体记者来看看这两大文化场馆为迎接观众进馆做好了哪些准备措施,以及恢复了哪些服务功能吧~
13:00广州图书馆
据统计,广州图书馆3月15日适度恢复开放首日,在3000个预约名额中,预约成功读者2721人,预约率90.7%,其中上午1316人、下午1405人。
馆内工作人员介绍,馆内实时数据墙显示的进馆人数是包括了馆内工作人员进出数据,按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上午12时,签到进馆读者1003人,签到率76.22%。
10:30广州图书馆
值得关注的是,读者归还的文献将经过至少3次消毒:图书从一楼处理室通过螺旋机进入负一层自动分拣间文献消毒区,进入自动分拣线的图书会在输送带上经历第1次紫外线灯常规消毒,随后,图书会进入新增设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自动分拣间进行强化消毒,消毒后的图书会搬至各楼层分拣间,用紫外线灯进行不少于2小时的静置消毒,三次消毒流程结束后,图书方可上架供读者借阅。
10:20广州图书馆
记者走访发现,馆里在原有10台自助图书杀菌机的基础上新增了5台大功率自助图书杀菌机,每台一次最多可消毒8本书,读者借阅后还可以在一楼的自助图书杀菌机上再经一次消毒。
开馆1小时20分,广图数据墙显示,今日到馆人数破千人,借书积累5729册(件)
10:00广州博物馆
10:00广州图书馆
广图馆长方家忠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为便利读者,避免恢复开放后读者集中到馆还书,广州图书馆还宣布,受疫情影响将统一予以免除闭馆之日起至恢复开放后30天内(即1月24日至4月13日)产生的外借文献逾期费用,并增加了相应文献续借次数,读者可自行续借,合理安排时间到馆还书。
本馆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和开放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外服务规则,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手机客户端及时发布服务调整信息,欢迎使用本馆线上平台享受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化服务。
方家忠表示,目前馆内所有活动暂时停办,馆方建议入馆读者以文献借还为主,避免在馆内长时间逗留。
同时,为了尽可能确保入馆读者的安全,广州图书馆自2月20日复工起即全力做好馆内各区域、设备设施及图书等公共物品的消毒杀菌工作。
读者归还的文献将经过至少3次消毒:进入自动分拣线的图书会在输送带上经历第1次紫外线灯常规消毒,随后,图书会进入新增设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自动分拣间进行强化消毒,消毒后的图书会搬至各楼层分拣间,用紫外线灯进行不少于2小时的静置消毒,三次消毒流程结束后,图书方可上架供读者借阅。
9:50广州图书馆
目前,馆内一楼的自助服务区人数最多,市民群众通过使用自助还书终端及自助借还设备借还书籍文献。
“逗留时间还是有点短,比如预约一个上午只能留馆3小时,还书借书以及查阅资料时间会比较紧。”目前就读研二的市民李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因准备论文需查阅大量的文献,但受预约时长限制,不能长时间留在馆内阅读,因此自己只能将有用材料拍照复印。
市民王女士则感觉“人少了馆内环境更舒服”。据悉,由于是开放首日,目前馆内市民人数不多,同时为确保馆内空气流通,大堂东、西门以及24组自动天窗会按时开启,形成空气对流效果。目前该馆所有能开的窗户每天也都全部打开,确保公共阅览空间的自然通风。
9:30广州图书馆
开馆半小时,广图数据墙显示,今日到馆人数已达463人,借书积累3015册(件)
9:13广州图书馆
市民潘先生带着读二年级的女儿潘海昕来办理借还图书业务。“之前借阅的书籍早已读完了,所以想带女儿来再换一批新的读物。”潘先生笑着说。
记者在二楼亲子绘本阅读馆看到,阅读区内实现“一卡座一家”阅读服务。工作人员介绍,馆内阅览座位亦相应减少,可入座的座位相距至少1.5米以上,进馆预约报到区域也将提醒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
亲子绘本阅读馆“一卡座一家”
亲子绘本阅读馆“一卡座一家”
9:00广州博物馆
15日9点,南方+记者来到广州博物馆,门口已经陆续有观众排队等候进场。
据悉,广州博物馆已恢复部分展区开放,开放时间为09:00—17:00,16:30停止购票进馆,每日参观人数不超过300人,实行分段控制人数,每小时不超过40人次。
记者看到,门口安检处新增了红外线体温探测设备,且游客进馆须全程戴口罩,游客之间间隔不少于1.5米。
“我是凌晨12点多看到广博开放的消息,立刻预约一早过来,太久没逛博物馆憋得慌!”在广州工作的饶先生是一位文博迷,自称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去过,上一次是今年春节前去了贵州省博物馆,时隔三月终于能再次进馆,心情激动。
馆方还为最早到馆的游客们赠送一份广州博物馆文创礼品,此后每个时间段首位入馆游客也可获赠。
首位到馆的是60岁的广州市民朱先生,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早起到越秀公园健身运动,今天路过恰好看到广博恢复开放,临时起意进馆看看。“毕竟是老广,对镇海楼有感情,时不时就会进来瞧瞧。”朱先生说。
据悉,目前广州博物馆恢复开放区域限于镇海楼展区内的镇海楼及广场区域,镇海楼展区内的专题展厅、仲元楼展区,以及下属分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和“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暂缓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广州博物馆采取线上预约的方式购票参观,实行实名购票制度。目前仅提供个人预约,暂不接待团体参观。游客预约时需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每个身份证每天只能预约1次。预约编码当天有效,过期作废。
游客预约成功后,购票前须出示“穗康码”。“穗康码”在有效期内且最新健康自报内容为“无症状”者可凭预约码和预约时使用的本人二代身份证购票。目前仅接受电子支付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明日(16日)原为周一闭馆日,目前馆方决定将继续釆取线上实名分时段预约参观的方式对外开放。
9:00广州图书馆
南方+记者在广州图书馆可以看到,不少市民群众已排队入馆。昨日,广州图书馆发布公告,今天起适度有序开放,每天3000个预约名额,读者需提前一天预约到馆,进馆前需要出示穗康码、预约码、14天内个人行程信息及测体温,西门进馆,东门出馆,且须全程佩戴口罩。
根据公告,读者需提前一天在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栏目进行网络实名预约,每天共有3000个预约名额,上下午各1500个,分时段预约,同时馆内安保人员将严密监控入馆人数,确保同时在馆读者不超过500人。
据了解,现阶段广州图书馆开放区域为北楼一至九层,南楼二至六层,其余如自修区、负一层展览厅和报告厅、南楼小剧场、玩具图书馆、多功能播映室、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等密闭区域暂停开放。同时馆内阅览座位亦将相应减少,可入座的座位将相距至少1.5米以上,进馆预约报到区域也提醒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
馆内所有活动暂时停办,馆方建议入馆读者以文献借还为主,避免在馆内长时间逗留。
为了加强馆内通风,大堂东、西门以及24组自动天窗会按时开启,形成空气对流效果。目前该馆所有能开的窗户每天也都全部打开,确保公共阅览空间的自然通风。
现阶段读者统一从位于花城广场的首层西门进,东门出,负一层和停车场出入口暂停开放,欢迎读者使用汽车穿梭还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