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直播+”破壁融合助力线下复工“云”重启
发布时间: 2020-03-16
阅读量: 7919
来源:酷狗

疫情下,如何帮助各行各业尽快安全复工成为近期大众关注热点。期间,酷狗直播通过“云享乐”计划,携手各行各业的伙伴推出包括云演出、云课堂、云餐厅、云度假等9大系列专题策划。截止3月初,合作企业26家,共计推出126场直播,累积观看人数4619.5万,相关累计阅读量1982.5万。在直播里,音乐人用歌声抚慰人心,教育者普及乐理知识,用“云音乐”“云课堂”“云跳舞”等为宅家的观众提供公益的互动乐趣。

“云演艺”或成线下演出的“补给站”

可以说,这场非常战“疫”,对线下演出行业冲击甚大,很多剧院和演出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席朱克宁预测:对于疫情后演出市场的复苏,可能要等到下半年。“之前我每个月能跑10场左右的演出。”童珺说。如今,线下的商演全部取消,线下收入几乎为零。高昂的房租、定期支付的房贷,不小的生活费支出……童珺一度陷入焦虑。童珺是酷狗音乐的一名原创歌手。疫情爆发之前,她的日常工作包括做音乐,参加综艺,线下的商演等。疫情在好转,但笼罩在线下演艺的“乌云”何时退散仍是个未知。即使疫情好转,对实体行也是不小的冲击。“我觉得那些商家一时半会估计也不会花钱请我演出。”童珺表示。

正是在这种焦虑下,童珺开始选择在此期间尝试每晚在酷狗直播开播。账号是童珺之前18年就注册了,但之前更多是忙于音乐创作和线下演出,直播更多是兴趣使然。但从2月11日至今,童珺每天都进行直播。就在3月11日晚间直播中,童珺的粉丝数突破了8万,期间不断有粉丝送礼物。“收到的礼物提成,加上以前歌曲的版权收入,对这个时期的我,起到经济上的缓解补充。”童珺坦言,“每天定时定量进行直播,为直播策划内容,这让我保持一个工作的状态。而且,在直播间和听众朋友聚在一起,大家聊聊天,有种抱团取暖的感觉,这些都一定程度减轻了我的焦虑。”

疫情空档期倒逼演文化演艺界人士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渠道拓宽自己的演艺路;如何把线上和线下的粉丝进行“双轨”的运营转化,实现演艺事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云课堂”以趣味方式科普少儿乐理

在音乐直播领域,酷狗平台本来就聚集了大量的音乐人资源,而平台活跃的用户又对音乐有兴趣,且他们当中部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们迫切的思考如何能在疫情间做一些能发挥更大价值的事情。”酷狗直播相关负责人说。鉴于此,酷狗直播和音乐人以及美学教育机构推出了公益性质的《少儿音乐云课堂》,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长陪伴下学习到高水准、高质量、高品质且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其中包括音乐启蒙、音乐剧表演、古筝、街舞、音乐古风课等十多门课程。

为了让“云课堂”更具号召力,平台还在“教学团队”中加入了黑豹乐队前主唱秦勇、《沙漠骆驼》展展等明星歌手,通过与大家的零距离的线上交流,将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融入故事当中,轻松启蒙。“天赋是被发掘出来的,要多去尝试,发现自己的长处。”前两天,黑豹乐队的前主唱秦勇携儿子“大珍珠”,在酷狗直播在线进行摇滚启蒙,分享了自己演出前在后台热身方式,吸引不少网友的热情“云围观”。

当然,这种“线上+线下”的教育直播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的。“目前,云课堂系列课程已经结束,下一阶段团队会有新的尝试,这对不断提升内容运营能力和新技术研发都是极为有利的。”该项目负责人说。

满足“多元宅”需求的同时需兼顾更多社会责任

在“直播+”的一系列跨界试水中,酷狗直播一方面帮助音乐人、教育机构、本土餐厅等个人和企业能在疫情期间展开“在线就业”的模式,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工难、收入减少等实际问题。对于各种当下热门的直播“云服务”,“线上和线下都只是一种载体、是形式,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模式是能给用户带来高质量的内容价值,用户愿意接受并为此买单。”直播业内人士采访时说到。

记者了解道,酷狗直播“云享乐”的模式会持续做下去。这样的案例,只是直播平台在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作为“在线复工”的积极推动者,作为当地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酷狗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疫情结束后,如何让这种“直播+”的模式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这需要根据用户喜好和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模式。这种“直播+”合作模式需要内容方和平台方的碰撞磨合,最终探索出新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