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有趣!少年宫又上新了,快来寻回消失200年的“非遗”
发布时间: 2020-03-30
阅读量: 7444
来源:南方+
少年宫又上新了!在非遗课堂,跟着老师一起打捞200年的广州记忆;在小提琴音乐里,和老师一起波动美妙的琴弦;在舞蹈课里,和老师一起舞动优美的身姿……琴棋书画、健康科技,宅在家都可以上。打造云端上的少年宫,广州越秀少年宫一直在努力。每周上新,每周有惊喜,目前已经上线近30节课程。

每周上新注重实操性和趣味性

为了宅在家的孩子能继续逐梦前行,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将要打造一所云端上的少年宫。少年宫现有学员约1.5万人,开设有25个项目,70门课程(未含拓展课程)。

最近上新的课程很注重课程的实操性和有趣性,有C++语言编程,教大家用纸折叠麻鹰飞机,教大家学习、练习小提琴的揉弦,另外还有有趣的声势节奏游戏。

还有丰富的艺术类指导课程,老师们真人出镜手把手教大家进行舞蹈动作练习、长笛的长音练习、语言艺术的口部训练,科技老师还教大家用软件设计乐高模型。另外,通过名著导读的形式带领孩子们阅读更多有趣的书籍,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效果。

目前,已经上线近30节课。丰富、有趣、实践性强的微课帮助孩子们宅家也有意义,也可以缓解其无聊、烦躁、不安等情绪。目前,线上少年宫课堂分为三个栏目。

艺美云学堂是为热爱艺术的孩子打造的专属艺术殿堂。在栏目里,孩子们可以畅游于合唱、舞蹈、语艺、弦乐、管乐、民乐、美术、书法、国画等多个艺术课堂中,感受艺术学习的温情,让艺术之美润泽你的心田。

在“健康加油站”栏目中,将给孩子们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帮助家长、孩子们正确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担忧、恐慌等各种情绪困扰,让大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调适心理,积极主动求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我们还会为孩子们提供多个课外趣味知识课程,宅在家中也“涨”知识,心智之育让你阳光成长。

在“科普梦工场”栏目里,孩子们将遇见越秀区少年宫各位科技大咖,在航海模型、航空模型、机器人、编程、生物等多个高科技含量的在线课堂中,科技大神带领大家动手操作、拓展思维,提高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共同扬起科普之光的风帆!

一起打捞消失200年的广州记忆

尤为惊喜的是,云课堂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由苏昕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了解藏在通草画里的广州故事,云课堂不仅有趣而且意义深远。

“要求太高了,录了三次都被打回来,”说起“触网”经历,苏老师自己也笑了。“自己动手才知道,网课并不是像平时上课一样,”因为少年宫对云端课程要求高,第一次录视频课的她不得一次次学习。“挺好玩的,我的信息化水平也提高了。”完成“任务”后,她也松了一口气。

作为非遗传承人,苏昕的通草画课程早已推广至60多所学校的近10万名青少年。她说她在通草画里找到了旧广州的记忆。消失200多年的通草画,曾被称为广州版的“清明上河图”。

每一个城市都有城市的灵魂,在历史的积淀之中散发出它曾经的芳华。通草画就曾记录了200多年前广州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居家生活、水城文化、节庆民俗、花鸟虫鱼兽等。它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它是广州未加工版的“清明上河图”。可惜这样有趣精美的小画作,珍贵的历史档案,百年前的外销爆款,却消失了200余年,不被国人所知。

而现在,她正身体力行将技艺传承下去。她不仅联系到英国学者伊凡,拜台湾传承人张秀美为师,还从不同渠道研究和发展通草画制作技艺。

作为广府非遗项目,通草画是每年广府庙会的热门,通草画摊位前总是围满人。“这个好美啊”“冰箱贴好有创意”……路过的年轻人忍不住称赞。“这个怎么画啊?”“通草木是怎么做出来的?”带小孩的父母在询问。“每年都要创新,让非遗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冰箱贴就是我们今年的创意。”现场,当苏昕在这轻飘飘的通草纸上作画时,表面看用的是画笔,其实用的是匠心,是岁月。

一起去看视频,感受通草画的魅力。随后,每周都会上新课程,欢迎关注南方+客户端,识别二维码进入南方+越秀频道直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