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广东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创作回顾
发布时间: 2020-04-07
阅读量: 8043
来源:南方+
去年岁末至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三镇、荆楚大地。无数同胞陷入困境,医护人员、子弟兵一批又一批奋不顾身地奔赴前方,救死扶伤。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人们被他们逆风而行的壮举所感动。广东文艺界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在第一时间体现出了勇气、担当、情怀与思想的力量,以各种文艺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与社会各方力量一起,加入了对这场疫情的抗争中。仅疫情暴发两个月内,就有3万多件文艺作品汇集到全省各级文联。

其中,广东的音乐工作者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批抗疫主题歌曲,《有一种力量》《你街头的热干面》等62首歌曲入选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展播曲目,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成为全国入选歌曲最多的省份,全省至今已创作抗疫主题歌曲800多首;报告文学《千里驰援》在《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抗疫一线的故事”报告文学专栏发表,成为南粤医疗队驰援湖北宏大叙事的开篇之作;广东美术界累积创作了2000多件美术作品,美术家们以高度的创作激情投入抗疫题材创作,这些作品的表现对象除钟南山等专家外,还包括普通的医护人员、军警战士、一线志愿者,作品将他们的悲喜冷暖放在最突出位置,将他们的点点滴滴置于绘画中心,突出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从种类上来说,这批美术作品既有雕塑《逆行者》、宣传画《中国加油》《共同战疫》、油画《逆行天使》、水墨速写《战“疫”图志》等具有冲击力的作品,也有公益广告漫画《战“疫”必胜》以及进入武汉方舱医院等省内外几十家医院、前线医务工作者驻地的“小林漫画”等动漫作品,特别是“小林”林帝浣的漫画,充分发挥了人文艺术的心理治愈功能,成为抗疫最前沿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刊登于《中国摄影报》头版的《战“疫”第一线》,是从近3000件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一张颇具感染力的作品。此外,广东戏剧曲艺界推出多院团合作的《共镇华夏关》、汇聚全球戏曲名家70多人“云合唱”的《大爱的战歌》以及《思念》《夜制连心结》等粤曲作品、粤歌《追光者说》等致敬抗疫英雄的一批作品,无不扣人心弦……

疫情当前,这些艺术作品快速高效地得以展示,是科技手段和新媒体技术拓展了传播展示渠道,在线上和云端开辟了文艺抗疫的“第二战场”。继与中国文艺网、中国艺术报新闻客户端、南方日报等媒体合作,推出专栏专版宣传推介优秀主题文艺作品外,省文联充分利用中央、省级媒体和知名媒体大平台的作用,在“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抖音、南方+等“两微一端”新媒体,扩大文艺主题创作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文联还与省网信办、抖音等共同发起“‘艺’起战疫·广东文艺界在行动”活动,截止3月下旬,共有600多个作品参与话题,点击率达1亿多人次;新华社客户端转发广东文艺界吹响战“疫”号角综述,10天的浏览量达530多万人次,国画系列“战‘疫’英雄谱”发布一周,浏览量达140多万人次;广东文艺网及微信公众号至今已推出30多期战“疫”专题;广州市文联在微信公众号组织推送近50期“同舟共济文艺战‘疫’”专栏;肇庆市文联的艺心战“疫”行动专栏已刊播60期。

此外,广东电视艺术工作者通过21个地市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大批抗疫影像作品,民间文艺家创作的剪纸、泥塑、刺绣等抗疫主题作品,乃至广东公安文联、广铁文联、金融文联、电网文联等紧扣战“疫”一线的主题创作,都在线上得到充分及时的展现。杂技家的教学视频、省舞协组织编创的健康舞教材视频,纷纷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开设网上课堂,号召大家强身战“疫”,鼓舞了士气,传递了正能量。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管是社会的、自然的,其对文艺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们除了在题材与主题上给文艺创作提供了资源,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包括人的心理产生强烈震撼,并由此带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建构。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德国法西斯大军围困列宁格勒之际,写下了充满苦难精神和英雄气概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成为人类音乐史上的不朽名作;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巴黎之际,法国作家加缪创作了长篇小说《鼠疫》,以寓言的方式记录了时代的苦难和勇于抗争的人性之光。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也是一战即将结束之际,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了被称为“和平纪念碑”的系列油画献给法国,其中包括声名遐迩的油画《睡莲》。而唐山大地震、南方水灾、非典、汶川地震、甲型流感等等,都曾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文艺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对灾难的表现参与到了社会与文明的进步中。

前一段时间的抗疫文艺创作,由于暴发性传染病的特性带来了创作上的许多限制,文艺家们无法深入抗击疫情前方,而传播方式迅速、有效的体裁门类更易发挥作用,因此歌曲、书画、曲艺、摄影(手机摄影)、短视频、剪纸、诗歌等快捷、灵活的文艺形式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作品表现的中心主题大多为发掘抗疫主体的不屈精神、大爱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勇气,反映疫情与民众生活,充满同情和悲悯情怀等,关注点主要在于提振民众抗击疫情的信心,或以文艺的方式科普防疫知识,生动形象地描绘健康科学的生活等等。虽然这其中的许多作品并非出自专业艺术家之手,但由于这一题材所自带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属性,使它们不胫而走,感动了无数的人们。

目前,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呈现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随着疫情防控进程的发展,文艺家也有了更多积累和深入思考,抗疫主题创作必将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对抗疫中涌现的动人故事与英雄人物的深入表现,对民族大义、人道情怀、精神力量的全方位呈现,将是下一阶段创作的重中之重。而艺术形式与门类也会走向多样化,电影、电视剧、戏剧、大型交响组歌及合唱等综合性艺术形式,与较为复杂的造型艺术都会陆续产生。尽最大的努力遵循艺术规律,全身心投入创作,记录下这场波及神州大地、涉及全人类的战“疫”斗争,奉献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的作品,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而抗疫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传承,不管是对后续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还是治愈创伤、重建家园,都是十分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