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周末,在广州市图书馆,午后的阳光打在玻璃幕墙上,市民孙健正在翻看一本《诗经》。“图书馆恢复了,爱书的人又可以感受书香了。”孙健说。
春意渐浓,鲜花烂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文化行业,也开始逐渐复苏。在广州,博物馆、图书馆、实体书店等文化场所陆续恢复开放,让人们嗅到了春天的味道。
在广东省博物馆“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展厅,戴着口罩的美院学生张赫难掩的雀跃,“一直想来参观,终于圆梦了!”在广州购书中心等实体书店中,数名读者彼此间隔数米坐着,沉浸在阅读之中……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广东省内的公共文化场馆基本恢复开放。
测温、扫码、洗手,经过一番严格的“安检”后,观众可以进入广东省博物馆,近距离感知文化艺术之美。“我们3月19日起逐步恢复对外开放,实行开放日全员分时段预约制度,进馆观众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和预约信息后,还需要测量体温、查验穗康码或者粤康码健康信息,‘严查三关’才放行。”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赵丽帆说。
除了严格对观众健康筛查,广州的文化场所还陆续开展消毒杀菌工作。广州图书馆恢复开放后,每天进行三次场馆消毒,归还的图书文献还会经过至少三次的紫外线消毒处理。
孙健说,现在他在图书馆看书累了就会望望窗外,感受下城市的复苏。“曾经寂寥空阔的马路,开始变得车水马龙;曾经空荡无人的高楼大厦,逐渐充满活力。”虽然现在每天来看书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多,但孙健满怀期待:“自己熟悉的生活,已经慢慢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