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大型抗疫美术展艺博院举行,8幅作品回顾感人瞬间
发布时间: 2020-06-11
阅读量: 12662
来源:南方+
日前,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画院、广州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协办的“大爱无疆艺路战疫——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美术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

展览将持续至7月5日。

战疫

这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的抗疫题材美术展览。

展览从全省各主要艺术机构以及21个地级市的美术家2000多件(套)作品中精选400多件(套)优秀作品展示。类型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漫画、海报、速写、漆画、通草画、陶泥、钢笔画、插画等。

6月5日举办的开幕活动上,多名出席的美术家还为参与战疫医护人员“量身定做”画像作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集体照

看到这些令人难忘的抗疫画面,小南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治愈感。每一位在疫情里付出过的医护人员,都值得被刻画、被铭记。

下面就让我们从8幅现场展出的精品佳作里,重温“艺路战疫”那些充满大爱的经典瞬间。

《钟南山》李节平▲

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成为不少艺术家创作的重要主题。李节平笔下的钟南山院士,既是“战士”,也是“国士”。“面对战场,他随时准备冲锋和面对死亡;面对国难,他深怀悲悯并且正气凛然。”在他看来,钟南山已经化为国家形象的一个符号。

《火神山曙色》黄唯理▲

10个不眠的日子,1000余个床位,34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不息奋战……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的消息,让画家激动不已,他特意用全景式构图体现工程的宏大与气势;以机械吊臂与耸立的建筑及山体,比喻国人齐心协力战疫的气度;以画中的气象与曙色,展现人类必胜的信念。

《同心协力》

为了完成这幅作品,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四易其稿,画中两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高举拳头,这是信念的展现,也是力量的源泉。画家特别选择翠绿色作为底色,向观众传达出生机与希望。

《梅坚如铁·武汉·2020》林蓝▲

梅花是武汉市市花、湖北省省花,梅坚如铁,凌寒益坚。广东画院院长林蓝捕捉到这一意象,以梅花为创作题材,创作画作《梅坚如铁.武汉.2020》,借梅花凌寒益坚的品性,祈福武汉,为武汉助力打气。

《中国加油》李劲堃▲

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设计的海报里,护士安静地看着温度计,背景采用具有屏障意义的长城,寓意把病毒与人民隔离开,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支援武汉的飞机也成为海报背景的一部分,体现全国上下一心、一起抗疫的团结与气势。

《迎向危难》黄国武▲

黄国武在新水墨中探索多年,但《迎向危难》这件作品仍然花了作者很多工夫去酝酿、创作。展现医护人员要注重写实,造型、结构上做到准确,需要反复推敲、调整。作者通过不断晕染,使画面上“白衣天使”营造出发光发热的感觉。

《卫士》颜苏平▲

作者选择了看似普通的手术室抢救患者的场景进行创作。医护人员虽然身着防护服,佩戴眼镜口罩,未能见真颜,但从他们忙碌的身影里,依然看到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认真、科学、勇敢、严谨、义无反顾。

《丰碑》陈映欣▲

作品以雄浑的古城墙和傲然挺立、顽强不屈的古柏为画面主体,象征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以及所有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民族的英雄。素材来自作者写生的手稿——黄帝陵“黄帝手植柏”。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也是我们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有不少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亮相,相信无论青少年、小朋友,或是成年观众,都能在展览里看到能叩动心弦的作品。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作品让观众更深刻铭记这段难忘的抗疫历程,向每一位在这场战疫里付出过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