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演奏不一定都在舞台上
发布时间: 2020-07-04
阅读量: 12477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交响乐团的副首席彭珂(左)与大提琴声部首席潘畅

有限的音乐会场次,限定开放的音乐会座椅数……6月复演,每场音乐会有限的票数常常一开票即售罄。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要求剧场的上座率不超过30%,为了开拓音乐会的多种欣赏可能性,星海音乐厅团队原创制作了另一个视角来为观众“讲故事”,用音乐陪伴观众。

周末“无限”,处处是舞台

明日开始,星海音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将率先上线“无限”音乐会。周末“无限”音乐会隔周上演。星期天,在音乐中领略别样的音乐厅,每一期的音乐和风格都不一样。

有别于常规在舞台中上演的音乐会,“无限”音乐会的举办地可能是音乐厅中某个隐秘的角落,或是人来人往的售票大堂,也可能是录音棚,还可能是平台……星海音乐厅将利用这些地方,邀请青年音乐家们,把突破常规的观感和听感带给观众们,让人们在线上领略各种类型音乐的风采。

“以往大家关注舞台,现在则呈现‘处处是舞台’。因此给予演奏者和观众不一样的观感与体验,做到了现场音乐会之不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星海音乐厅副主任钟健表示。

7月5日上演的首期周末“无限”音乐会将邀请到广州交响乐团的副首席彭珂与大提琴声部首席潘畅带来一场重奏音乐会,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大调第三号》、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的八首小品《为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作品39》。

演奏依然是一次过

“无限”音乐会采取的技术手段,力图呈现完美的录音效果。

星海音乐厅主任助理、场地运营部总监杨震表示:“虽然是录播,我们也要求音乐家的演奏一次过。”

据悉,星海音乐厅将继续不遗余力将创意进行到底,联合本地优秀的音乐家,为观众呈现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和知识。借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视角,与观众持续分享音乐和音乐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