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三地艺术家联袂开展 呈现当代水墨多元生态
发布时间: 2020-12-27
阅读量: 301
来源:大洋网
近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皮道坚担任策展人的“臆象——当代水墨艺术谱系(2000-2020)”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将持续展出至2021年1月15日。

本次展览首次以粤、港、澳作为区域性水墨研究样本,在相关学术背景下,对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彼此促进的脉络和未来发展的可能获得更加清晰的把握。展览以“臆象”为主题,意在凸显粤、港、澳当代水墨“自出胸臆”的艺术特质及其与传统水墨之“意象”美学的文脉关系。而作为方法的“谱系”则是为了观察、梳理近二十年来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面貌,以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小结。

48位艺术家作品展

本次展览共邀请来自粤、港、澳地区的48位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参展的广东艺术家作品中,包括王璜生《风之痕》、黄一瀚《北京少年》、梁铨《六柿图》等;香港艺术家作品中,包括王无邪《庚子山水之九》、靳埭强《上善》、韦邦雨《念念浮光》等;澳门艺术家作品中,有杨大名《莲花献瑞》、吴卫鸣《瞬间》、唐重《飞不起的鸟》等。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领域从传统中国水墨画向当代水墨艺术转型,并逐渐成为一种相当国际化的当代艺术表达方式。这其中,广东地区以其“沿海性”区域属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广东精神,其当代水墨探索也充分表达了当代意识与精神。港、澳地区,早期以“水墨会”为代表的群体构建逐步影响港、澳两地形成了当代水墨文化的氛围,营造出良性健康的当代水墨生态。

这些当代水墨艺术家独立又敢为人先

“在水墨创作的现代化表达与国际化观念的发展过程中,粤、港、澳地区的当代水墨实践既独立又敢为人先。粤、港、澳三地的当代水墨形态,既各自独立,又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呈现出一种较为综合的当代水墨文化形式,不断产生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作品,对其他地区的当代水墨艺术发展产生推动与引领作用。”策展人皮道坚说道。

参展画家靳埭强就是香港当代水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对于水墨,他坦言有着“不解之缘”,其水墨画从西方素描水彩入门,实验现代波普风格水墨新貌,进而回归山水传统,同时长期受到现代设计概念的影响,创造性地将东方传统水墨情趣与西方设计思维融汇于一体的现代风格,开辟出文字山水画的新领域,他将书画融合成一体,字中有画,山水成字。无论一字、一词、一句或一诗皆成画。

澳门画家唐重的水墨画则走出了自成体系的当代水墨风格。唐重竭力避开的是对客观事实的描摹,完全以个人的眼光和角度去探索发现。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看起来分外质朴、自然而又富于韵味。作品《飞不起的鸟》就体现了他在画中所映照的生活意趣。

广东画家林于思则探索如何将传统水墨的精粹传承下去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语言,让观众得以体会水墨的意境。此次参展作品是他今年新创作的长卷作品《搜山图》,创作缘起是“向历史名作《搜山图》致敬”。他表示,“这样一个故事里几乎囊括了东方绘画的叙事性和场面感,对作者的造型能力和造境能力有很高要求。在这次的创作中,题材上我把山精野怪改为了动物,加入了动画电影的味道,还把每个角色和斗争的画面处理得更有亲和力,是想表达我们这一代人在绘画气质上的特性。”

作为第一个以粤港澳为区域性水墨研究样本的案例展,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希望此次展览能为观众提供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进入当代水墨艺术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