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二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开幕的“活力绽放——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集体亮相。
本届征集评选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支持。
活动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省各地市446件投稿作品。主办方组织非遗、媒体、教育等专家组成评审团,从传承价值、创新价值、传播价值、市场价值、应用价值5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选。终评综合得分最高的10个案例获选“2020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主办方同时根据“市场价值/应用价值”与“创新价值”得分排名,产生“优秀实践案例”与“优秀创意案例”各5名。
今年“非遗新造物”的“朋友圈”再度扩容。非遗传承人、院校师生、文创企业推陈出新,跨界推动非遗融入年轻人群。从大型城市雕塑到精致小巧的手拉壶,再到结合AR技术的创意设计,全面展示广东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
2020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
民族魂
作者:卢桂荣
非遗项目: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采取手工拉坯成型,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60道工序烧制而成。这件朱泥壶“民族魂”以庚子生肖为壶体形态,壶纽花生寓意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以致敬“战疫”一线英雄。
解忧年画铺的诸神复活
作者:刘钟萍、周敬雄、衣鸣、杨凯、刘咏梅
非遗项目:佛山木版年画
早在宋元时期,佛山一带已有刻绘门神的习俗。早期直接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随着时代的转变,木版年画也渐渐跳脱过去“年画”使用的特定时空,向多元民俗功能发展。
在这件作品中,刘钟萍通过亲手印制年画祈福许愿的仪式感,搭建起年画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让年画真正在新时代走进人们的生活。
梦˙童真
作者:广州逸彩彩瓷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创与思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
广彩是釉上彩绘的代表,自清代康熙年间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彩汇广州彩、景德瓷于一体,融北方传统瓷艺彩绘与岭南画派技法、中国彩瓷工艺与西洋瓷艺及绘画技术于一身,以“堆金积玉”的技艺特点而别具一格。清代广彩瓷备受西洋商人欢迎,与青花、五彩并称我国“三大外销名瓷”。
轻舟
作者: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
非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
在广东,阳江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因地处沿海,阳江漆器漆料配制、技法和图案都有鲜明特色。
作品“轻舟”运用传统漆器制作技艺,以天然大漆制作而成。大漆会随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变化,呈现出不同图案和颜色,给人以强大的生命力。
原色竹丝扣瓷传家壶
作者:深圳不二造文化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竹丝扣瓷
竹丝扣瓷工艺繁复,一件作品从伐竹、刮青、启蔑到分丝、编织等十多道全手工工序,历时月余得以制成。“原色竹丝扣瓷传家壶”让竹编手艺传承人与保温瓶现代工艺结合,以文创力量将传统器物与现代器械之美合而为一,使民族情感链接现代生活。
非遗千角灯金属立体拼图
作者:东莞市微石塑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东莞千角灯
“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每年春节,观看千角灯祈求添丁,是莞城特有风俗。千角灯集书画、剪纸、刺绣等于一体,扎作既无图纸,亦无样本留传,只能口传心授。“非遗千角灯金属立体拼图”以3D金属拼图代替纸艺,在高度还原非遗工艺的基础上,将千角灯变为可带走的艺术品。
乳源胜景
作者:陈坚
非遗项目: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潮州陶瓷历史久远,可谓“有瓷即有彩”,“潮彩”是清末潮州彩瓷运用的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融合潮州本土艺术而形成。这套旅行茶具套装融合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展现乳源胜景,曾获得2020“醉美乳源”风光摄影大赛暨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繁花似锦
作者:王羊羊、吕倩
非遗项目:粤绣
粤绣是广绣和潮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技艺注重结合材料形质,其绣法可分为绣、垫、贴、拼、缀5种,针法上百种。作品“繁花似锦”在绸缎提花面料上,运用钉金绣中垫、绣、缀等潮绣技艺,制出浮雕式效果,雄浑中带细腻,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
海之狂想曲
作者:陈旭南
非遗项目:嵌瓷
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嵌瓷作品“海之狂想曲”完成于2019年,是陈旭南为深圳荔湾地铁站创作的嵌瓷作品。作品中色彩缤纷的瓷片寓意八方来客,带着独特的色彩,融入大湾区发展大潮,共同谱写城市梦想的乐章。
意绣
作者:沈婷团队
非遗项目:广州珐琅制作技艺
广州珐琅釉质温润细腻,淡雅古朴,自清康熙年间传入以来,已走进广府民众日常记忆。《意绣》系列作品包括玻璃珐琅画与珐琅彩系列首饰盒,琉璃画颜色变化层次丰富,又采用珐琅掐丝工艺起到提亮作用。
2020年广东省“非遗新造物”优秀实践案例(5名)
盛放
作者:陈传生、陈斯嘉
非遗项目:汕头剪纸
汕头剪纸是融生活于艺术的传统民俗工艺品,最具特色的是“花中套花”布局,剪凿兼用,环环相扣。“盛放”是汕头火车站地标公共艺术,在汕头市花金凤花上通过剪纸图案表现潮汕特色民居与城市风光,以剪纸对话城市公共空间。
方有福瑞
作者:广州金璃方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广州珐琅制作技艺
“琉璃珐琅”采用进口琉璃颜料,将掐丝工艺改良为立线工艺,在恒温恒湿环境下纯手工绘制,应用于屏风、挂画、小件家具等空间陈设中。
鹿角椅
作者:程智漆艺技能大师工作室
非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
作品对漆艺相关材料和工艺进行现代化改造,既保留了传统漆艺丰富多变的效果,又具备融入现代生产的可行性。
读书听雪
作者:吴树荣
非遗项目: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熟坯雕刻讲究钻头角度与握力精准,更有金石味。“读书听雪”诗题:闭门入深山,书中皆净土。
叩响幸福
作者: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由“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结合而成。花丝瑞兽,口含圆环,作品兽首毛发以花丝工艺盘制而成,做工细腻精湛。
2020年广东省“非遗新造物”优秀创意案例(5名)
黑鹤羽交织丝绸盘金绣凤凰吉祥云旗袍
作者:屈汀南
非遗项目:粤绣
作品融合现代立体裁剪与传统真金滚边手工,体现国画传统“留白”审美,以纯金线盘钉成如意吉祥云和飞翔的凤鸾,寓意进步、吉祥。
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
作者:陈锐强
非遗项目:龙舟制作技艺等
《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是广州美院毕业设计展的年度“爆款”,它将岭南文化IP形象设计与AR公共艺术融为一体,围绕广府地区龙舟、鸡公榄、醒狮等非遗与传统文化符号,塑造乐仔、福仔、安仔三个IP形象,推出当日点赞次数超过40万。
八和新韵系列灯具
作者:裴悦舟、冯韵珊、陈厚宏、李天资、谭文隽
非遗项目:粤剧
粤剧素有“南国红豆”的美誉。粤剧服装多用广绣,精美华丽。“八和新韵系列灯具”运用白描手法,将粤剧头饰、服装与人物神韵还原到灯具之中,贴合了新中式风格家居的使用场景。
吉利图鉴卡牌
作者:殷展杰
非遗项目:粤绣
“吉利图鉴卡牌”作品中,广州美院团队解构十三行外销广绣图案寓意,配以现代粤语教学,通过打“文化牌”传承工艺背后的民俗智慧。
知懿粤绣设计系列
作者:陈璐璐
非遗项目:粤绣
作品源于《尔雅》中“懿,美也。”陈璐璐秉承工匠精神,融入东方美学气息,让潮绣这门美好技艺延续下去,真正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同时也能带给人一种知性、懿美的东方美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