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对草席的记忆,年纪大一点的人们肯定是不会忘记的。小时候,晚上天气热,卷起一张草席到地坪上数星星,听老人讲故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入夜凉了,父亲就会抱着回家,到家里睡的也是草席。草席的记忆,更多的是父亲有力的臂弯抱着回家酣睡的记忆。
我国草编的历史渊源流长,源头可以上溯到“结绳记事”。唐代时候,草席生产已很普遍。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的草编工艺品生产有了极大发展,并在19世纪末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各地。而在众多出口的草编工艺中,有一种草席曾风靡海内外,尤其受到海外侨胞的喜爱,这就是广东郁南的横经席。
横经席以气味芳香、无虫无蛀、吸汗透水而著称、铺在床上,躺在身下,冬暖夏凉,而且还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因而有“腰骨赤(痛),不离横经席”之说。
那么风靡海内外的横经席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它现状如何,能否延续这种辉煌呢?《探寻·传承》之《横经席》将为你探寻横经席这项传统民俗工艺背后的历程故事和文化底蕴,9月21、22日上午8:25南方经视TVS1,敬请收看。
精彩纷呈,期待您的收看!